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阅读下列《大国崛起》解说词中的部分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约瑟夫·亚宁:我们可以说文化因素很重要,比如说国民教育水平很好,这非常重要。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凡不曾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教育是政治的一面镜子。德国在统一前后,广泛深入地推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思想: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与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学生是“太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 从政治因素上分析两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显著的差异?
 
- 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比较充分和成熟,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制定了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确立了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民主共和政体,确保了政局的长期稳定;而德国的近代化过程不够彻底,没有触动原有的统治阶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君主是实”“立宪是虚”,具有专制主义色彩,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与防范。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西安时,一个小姑娘问他
 - 17世纪4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掀起资产阶级
 - 下列关于近代欧美代议制确立和发展的表述,
 - 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相比,美国独立战争最大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
 -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
 - 材料一何谓自由?曰:粗言之则不受压
 -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第二条共
 - 马克思认为“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
 - 观察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下列选项对其
 - 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
 - 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
 - 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
 - 詹姆士一世在位时,由于他不了解英格兰的国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
 - “他们的著作中透露出我们现在的那种革命民
 - 19世纪末,德国开始修建一条从柏林经土
 - 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
 - 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都确立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