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论审美欣赏活动的深层心理特征。
-
在美感欣赏活动中,人的心理必然会受到上述矛盾的冲击和影响,并在深层心理结构中表现出如下特征:
1)生理与心理的矛盾统一。生理是物质的,心理是精神的,两者是矛盾统一的,因为美感欣赏就是通过生理上的感觉器官来与客观现实发生审美关系,并对客观现实做出审美评价。一件事情之所以能够使人产生美感,首先就因为它能使人在生理上带来快适,但仅仅是这些形式因素还是不够的,它还必须显示人的本质力量,从而使人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才行。这种生理和心理的统一都会在创造和欣赏中得到表现。因此,从事审美活动,既要有完善的生理条件,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个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统一。
美感欣赏与创作一样,都是一种个人活动,都是个人的爱好,而不能用行政命令统一规范。因此,审美最具个性色彩。但任何个人都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都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都要打上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职业的等等社会烙印。因此,审美既有个人的异,又有社会的同,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是个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统一。
3)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矛盾统一。美的对象总是形象的、具体的,抽象的概念不是审美对象;但美的对象又不会是十分精确的,又必须有朦胧含蓄的一面,其中包含着深沉、丰富的意蕴。因此,审美活动中,既能直接感受到具象的一面,又能领悟到抽象的一面,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间。因此,审美是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矛盾统一。
4)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统一。艺术创造和美感欣赏,一方面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如苦心构思,耐心品味。另一方面却又常以不自觉的形式出现。如偶然获得灵感,产生创造欲望。或不由自主地感受某一对象的美,甚至不自自主地陶醉其中,难以言传。审美是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矛盾统一。审美归根到底是自觉的,是有理解因素的。
5)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矛盾统一。功利性有狭、广二义。狭义的功利性是指物质上的实用功利,它能满足人们在吃喝住穿方面的需要。从这方面来说,美感欣赏很难得到这样的效果。池塘里的鱼固然是可以吃的,但从美感的角度来说,还是在于欣赏它的美。正因如此,历史上的美学家们往往都强调审美是一种非实用功利活动,美感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可以愉悦人的身心,丰富人的生活,拓展人的视野,优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就是广义功利性。审美就是物质上的非功利性和精神上的功利性的矛盾统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的具体区别。
- 艺术天才
- 社会美可以分为人的()、()、生产劳动美
- 简述崇高的特征和审美效果。
- 审美个性
- 悲剧对象百先引发的是()与()之情
- 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
- 如何理解艺术作品的“空白”和“不定点”?
- 亚里士多德在《()》中,他明确地指出音乐
- 为什么说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 视觉和听觉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艺术作品的意义从何而来?
- 表现主义美学的代表作《艺术原理》的作者是
- ()说喜剧是:“在一切引起活泼的撼动人的
- 在审美活动中,()出现在前,艺术美创造在
- 现代主义美学与古典美学的根本区别之点是什
- 达•芬奇的《()》认为“美感
- 艺术的六对基本的风格是什么?
- 如何理解从审美实践活动求解美?
- 艺术的认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