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论述《前赤壁赋》中情景理三者融为一体的艺术手法。
  • 本文做到了景.情.理三者的有机统一,融为一体.密不可分。这篇文章虽从记游写起,文章开头也一一交待了时间.地点.事由和人物,其实重点并不在记游,而是在辩论人生意义。文章第一段描绘秋景,写“清风徐来,微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画一般的优美景色是为了引出作者感情来的,因景而生乐。作者不仅因景生情,而且借景寓理,用风.月.水这自然景物来为议论.说理部分铺垫。在第二段里客人的议论就用“羡长江之无穷”来扣住第一段的“水”,用“抱明月而长终”来扣第一段的“月”,用“托遗响于悲风”来扣第一段的“风”。这样就把一种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借助于具体现实的景物,形象的表现出来。第三段,苏轼反驳一开始就用“客亦知水与月乎?”用水和月就近设喻,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事物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的道理。文章最后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知足长乐的人生态度。全文议论部分使自然景物具有了微妙的哲理和深厚的意蕴。写景部分使人生哲理呈现出生动可感的形象。这就是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统一。不仅有诗情画意之美,更有理趣之美。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