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请结合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时期的作品论述其美学主张和特征。
-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美学主张和特征有如下几点:
①取材自底层贫苦人民的生活状态(还我普通人);
②强调记录性(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
③实景拍摄④长镜头运用
⑤结构形式多样化
⑥非职业演员的运用
⑦地方方言的运用
以新现实主义时期代表导演德西卡的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为例:
<1>影片讲述了时下失业的贫苦一家人的生活,以自行车为线索,表现了贫苦人民为获得一份工作而艰辛努力的状态。
<2>影片完全采用实景拍摄,虽有随意性的叙事情节安排,但还是有浓重的记录性质,摄影机完全的实景拍摄,没有一处是摄影棚录制得出,完全实拍了当下人物的生存状态、大街上的真实景物,真实可信可感。
<3>影片中大段长镜头的表现:招工现场的繁闹拥挤,广场失业人民的困苦状态等皆是大段长镜头展现出来。
<4>影片与当时好莱坞电影厂出品的影片千差万别,好莱坞的影片主张结构故事的冲突性、美学上的审美性以及影片的商业性,影片风格呈现出较强的戏剧性。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片风格则完全的日常性表现,贫苦人民的日常生活成为拍摄对象,在这样的日常性中多多少少的也包含了戏剧性和散文式的特点,可谓风格多种多样。
<5>影片中的演员全部都不是当时的著名演员,而是真实的贫苦大众,体现了新现实主义要求非职业演员这一特征。而这些演员的对白中又都是完全的地方方言白话运用,也契合了新现实主义的美学主张。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瑞典导演()致力于探索“灵魂的电影”其代
- ()提出了“真实的诗意”观念.
- 1895年12月28日,路易.卢米埃尔兄
- 如何认识人民电影事业建立的历史意义?
- 先锋派电影具有()、()、()三个美学特
- “公路片”
- 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的电影三部曲是()。
- 新德国电影
- 哪些原因促成了50年代初新现实主义的消退
- 1962年2月28日,第八届西德短片节上
- ()的纪实影片代表了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精
- 在“电影荒年”期,苏联电影创作遭到了严重
- 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代表导演有();()和库
- 试述谢晋对中国电影的贡献。
- 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推出
- 白杨在解放后的电影代表作是()。
- 从影视画面的构图内部空间布局来看,影像构
- 1943年()在意大利《电影》杂志上发表
- “昆仑公司”1949年出品的影片《三毛流
- 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的影片深受美国电影和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