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17—18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展开的同时,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然而中西方历史发展轨迹却出现了巨大的反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梨洲”的民主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主要内容: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和限制君权的主张;把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认为工商皆本。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
- 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
- 明朝中后期以来,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
- 孙中山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分发
- 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博大精深,辉煌灿烂,对今
- 下列对老子哲学中“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
- 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这
-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
- 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是保守的,他不打算损害
-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
-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
-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l
- 材料一: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h
- 汉武帝为了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采取的措
- 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
-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
-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