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海上丝绸之路
-
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是《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达印度洋的海路:即从今越南北部、广东、广西港口出发,经东南亚抵达今印度东岸和斯里兰卡。东汉时,中国人已经知道从波斯到红海的海路。《后汉书·西域传》曾提到“大秦”(罗马帝国)有海路通往中国。《三国志·西戎传》更明确提到大秦“常得中国丝,解以为胡绫,故数与安息诸国交市于海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陆路交通有所阻隔,海上交通有了更大的发展,中外联系大大加强,大秦诸国的使臣和商人通过海路来华的数目不断增加。货物贸易主要是中国的丝绸、陶瓷和海外诸国的金银制品和玻璃。为了适应海上贸易的发展,唐宋时代开始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使”,负责官吏海外贸易。随着海上贸易的扩大,中外人员交往越来越频繁,来华外国人有的就在沿海城市定居,形成所谓的“蕃坊”。伊斯兰教随阿拉伯人的迁居来到中国,印度僧人也渡海来华传教。
据文献记载,唐代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航线是:驶出珠江口,转向西南方,绕过海南岛东岸,再西南行,贴近越南沿海,越暹罗湾至马六甲海峡,沿海峡向西北,经印度半岛,过孟加拉湾抵达今斯里兰卡,然后渡阿拉伯海,驶入波斯湾。宋元以后,海上航行技术提高,航行能力增强,中外海上交往空前发展,至郑和下西洋达于高峰。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许多航海人士以其亲身经历撰写著述,描写海外诸岛风貌,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部:元代南昌人汪大渊所著《夷岛志略》,记述其到达东南亚诸国和进入阿拉伯海的经历见闻;元代浙江永嘉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真实纪录了柬埔寨吴哥时代的灿烂文化。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有哪几级?通过各级考试者
- 清代散文:夏完淳《()》、邵长衡《()》
- 明代刘基散文集《()》,宋濂的传记性散文
- 最早把“教育”连起来用的是()。《孟子·
- 北魏郦道元的《()》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
- 中国最早到西域去求法取经的僧人是()。
- 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
- 按其所属,中国园林可分为四类:()和()
- 在浙江省余姚县的()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
- 衙署
-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
- 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的记录是()
- 哲学特性说
- 封建帝王祭祀山川有事天地而礼山川,保天下
- 佛教在魏晋时期获得突出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 东汉时期成书的《水经》已经记载了一百三十
- 唐代的()是服务于()的一种音乐形式。
- 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意思是耕
- 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共52个少
- 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