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卢梭是如何论证不平等的产生的?
-
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通过对人类不平等的发展史的考察,卢梭不仅以辩证的思维描述了人类不平等的发展过程,而且接近正确地评估了私有制、国家、法律等要素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作用,表现出了更深刻的洞察力和更彻底的批判精神,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卢梭认为,在自然的状态下存在着一种真实的平等,人类自我完善化的能力使生产不断发展,特别是私有制的产生,使人类越来越走向不平等。卢梭将这过程分解为富人和穷人的不平等状态、强者与弱者的不平等状态和主人和奴隶的不平等状态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自然状态中的平等被打破,私有财产与私有观念的出现使人类走出自然状态而进入文明社会,随之而来的是由社会的不平等替代自然的不平等,贫富分化被人们逐渐认可。
自然状态下的平等一被破坏,继之而来的就是最可怕的混乱。于是富人造出一些动听的理由,如保障弱者不受压迫,约束有野心的人,保证每个人都能占有属于他自己的东西,等等,对穷人进行劝说,以联合起来结成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使这一权力治理大家。这样,国家出现了,政府建立起来了。人类的不平等也就随之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在第二阶段,社会和法律首先出现了,却反而使不平等根深蒂固了。社会和法律“给弱者以新的桎梏,给富者以新的力量;它们永远消灭了天赋的自由,使自由再也不能恢复;它们把保障私有财产和承认不平等的法律永远确定下来,把巧取豪夺变成不可取消的权利;从此以后,便为少数野心家的利益,驱使整个人类忍受劳苦、奴役和贫困。”
但经过契约而形成的权力是合法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秩序是大家认同的。然而,最初由选举产生的公正权力却逐渐蜕化。阴谋、派系、冲突、内战加重了人们的痛苦,为了确保安宁,人们越来越甘愿让人加重对自己的奴役。这样,已经成为世袭的首领们,就逐渐习惯于把官爵看作自己的家产,把自己看作国家的所有者,他们也习惯于把他们的同胞叫作奴隶。
这样,不平等就进入了第三阶段。专制是这一不平等阶段的特征,它的命令是没有考虑道义和职责的余地,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美德。在这里,一切个人又是平等的,因为他们都等于零。这一状态使不平等达到了顶点,所有的不平等最终在这里汇集,直到出现新的变革完全瓦解这一专制政府,或是使它再接近于合法的制度,这种不平等才开始进入另一次循环。这里是不平等的顶点,这是封闭一个圆圈的终极点,它和我们所由之出发的起点相遇。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唐初,傅奕批判某宗教说:“剃发染衣,不谒
- 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为主要
- 目前我们所做的一切,好多没有为了我们的人
- 宋代张载等人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
- 所谓唯理性,是指西方思想崇尚“理性”思辨
- 杰斐逊
- ()是布丹对西方政治思想做出的最大贡献。
- ()的政治思想对英国政治思想的影响是巨大
- 作为资产阶级抵挡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的武器,
- 皖南胡氏祠堂后厅悬挂着一个斗大的“孝”字
- 董仲舒认为:历史是按照什么周而复始地循环
- 什么的发展保留了大量的奴隶()?
- 孟德斯鸠
- “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
- 孔子倡导“为政以德”,韩非却主张“唯法为
- “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
-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将“城邦的善”和“个人的
- 顾炎武以一种历史自觉,对传统的思想观念所
- 东汉末年的政治反思、批评思潮是当时社会(
- 共家学派要在什么的层次上去宽容其他学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