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论多层分布式结构系统的开发 传统的应用系统模式是"主机/终端"或"客户机/服务器"。随着中间件技术和Web技术的发展,这些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目前设计大型系统大多采用多层分布式结构,如C/A/S和B/A/S,应根据系统具体需求和运行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结构。 请围绕"多层分布式机构系统的开发"论题,依次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论述: ①简要叙述你参与分析设计的多层分布式结构系统及你担任的主要工作。 ②简要说明多层分布结构分类的依据及多层分布式结构的特点,并指出你参与分析设计的系统属于其中的哪种结构,以及选择这种结构的原因。 ③具体论述你在开发该系统时采用了哪些方法、策略与工具来实现所选的结构。
  • ①简要介绍你所参与分析设计的多层分布式结构系统(说明改系统采用的是C/A/S还是B/A/S),以及你在系统中担任的主要工作。
    ②说明多层分布式结构分类的依据。
    从概念上说,任何信息系统应用都可以映射到以下5层。
    表现层:是实际的用户界面。
    表现逻辑层:为了生成表现层而必须进行的处理。
    应用逻辑层:包括支持实际业务应用和规则所需的所有逻辑和处理。
    数据处理层:包括用来存储和访问往来于数据库的数据所需的所有命令和逻辑。
    数据层:数据库中实际存储的数据。
    C/A/S结构是指将数据层和数据处理层放置在各自的服务器上,应用逻辑层放置在各自的服务器上,表现逻辑层和表现层放置在客户端上,这也称为三层或多层客户/服务器计算。
    在B/A/S结构中,表现层和表现逻辑层在客户端Web浏览器中使用从某个Web服务器下载的内容实现,表现逻辑层连接到运行在应用服务器上的应用逻辑层,应用逻辑层最终连接到后台的数据库服务器。
    ③多层分布式结构系统的主要特点。
    安全性:中间层隔离了客户对数据服务器的访问,保护了数据库的安全。
    稳定性。
    易维护性:由于业务逻辑位于单独的一层,当业务规则发生变化后,客户端程序基本不作改动。
    快速响应:通过负载均衡及中间层缓存数据能力,可以提高对客户端的响应速度。
    系统扩展灵活:基于多层分布式结构,当业务增大时,可以在中间部署更多的应用服务器,提高对客户端的响应,而所有变化对客户端透明。
    ④多层分布式结构系统的开发主要考虑4方面的技术。
    开发环境:开发人员需要一种创建新组件,并将已有组件加以集成的开发环境。
    应用程序的集成。
    应用程序的配置:分布式结构的开发需要配置平台的支持,以便在用户剧增时能有效地扩展,并保持系统的稳定。
    选择适合的中间件。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