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牙本质龋中透明层形成的机制及作用?
- (1)透明层又称硬化层,为牙本质龋病变最深层的改变。(2)光镜下,此层呈均质透明状,小管结构不明显。(3)矿化晶体可先沉积在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内,也可先出现在细胞突起周围,最终可将小管堵塞。(4)有一定量的脱矿发生。(5)在该层内还可见一些牙本质小管,在透射光下呈云雾状。(6)有人认为这种改变与小管内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的变性有关,故曾称为脂肪变性。(7)当变性的牙本质小管内发生矿物盐沉积,管腔被封闭,其折光率与细胞间质相似,故在透射光显微镜下观察呈透明状。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男性,35岁,下颌骨正中膨隆3年,无症状
- 鉴定涎腺肌上皮癌首选下列哪种抗体()
- 呈放射状,保护根尖孔的血管和神经的是()
-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病理不包括()
- 下列无功能的牙骨质是()
- 牙周炎活动期病理改变?
- 上皮棘层松解的定义是()
- 形成牙本质的是()
- 关于釉柱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固有层内结缔组织乳头狭长,几乎接近上皮表
- 男性,50岁,左腮腺肿物4年。肉眼见肿瘤
- 细胞比成纤维细胞小,但形态相似,在受刺激
- 含有味蕾的部位有()
- 氟片防龋每次处方的总量不超过()mg.
- 斜面裂形成的原因是()
- 对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的病理表现描述,正确的
- 女性,14岁,上颌尖牙区肿物。肉眼标本检
- 涎腺肌上皮瘤有()
- 位于多根牙的根分叉之间,防止牙根向冠方移
-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