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对日外交政策的演变。
  • 九一八事变前:军事上不抵抗主义,“攘外必先安内”(共产党、广州反蒋势力)、广州另立秘密政府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组织“特种外交委员会”,东北军全权交给南京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盲目依靠国联,妥协退让《唐沽协定》、《和美协定》等,主观上缓和与日本的矛盾,但客观上使日本更为猖獗,华北五省自治运动逐渐强硬,像日本卷巨额表示反对华北五省自治运动;通缉防空自治政府头目;反对日本广田三原则;1936年日本与南京国民政府交涉,但未有成果七七事变:准确的来讲,民族矛盾已经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国共纷争在共产党的忍让下开始退居其次。这很大程度上表示中国再次成为一个整体,全民共同抗日。国共合作、明确抗日。
    1.在日本侵华的同时,南京政府试图通过国联的制裁来制止日本的侵略行径,开展了投靠国联的外交政策,国联均为未通过制裁日本的议案。南京政府在寻求国联的调解时,又积极寻求国际的同情与援助开展与国外交,与苏复交,加强苏对中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同时又寻求欧美列强的支持。
    2.1933日本开始侵入华北,南京政府放弃交涉,进一步采取了妥协退让的外交活动,5.31塘沽协定签订后,日本已兵锋直逼平津地区,面对日本的威逼,国民政府不得不改变外交政策,采取了“协调外交”,一方面,努力寻求欧美的援助,另一方面,对日亲善,稳住中日关系,以便集中精力围剿红军,这样,使日本又一次获得了侵占中国领土的机会,中国陷入危机之中。
    3.由于国民政府对日的不断妥协,日本扩大侵华行径,1935日本开始向华北进军,并制造了华北事变,与此同时又向察哈尔进攻,分别签订了何梅协定,秦土协定,日本实际控制了华北和察哈尔省,此时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以显示出统治危机,激化了国民政府与日本的矛盾,
    4.日本占领华北以后,并开始谋划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变其为第二个伪满洲国,此时,国民政府开始采取反抗对策,改变以往的妥协,同时,日本1935,10.7广田弘毅提出了广田三原则,使中国承认伪满洲国。南京国民政府反对。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