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多项选择题患者男,50岁,前壁心肌梗死后1年,左前降支药物洗脱支架安置后半年,无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3年后,患者在室内走动时出现气促和乏力,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140ms,LVEF30%,LVEDD65mm。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无效,你应该与患者讨论如下治疗方法()
A、长期正性肌力药静脉滴注
B、心脏移植术
C、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D、ICD
E、静脉长期应用正性肌力药替代常规治疗
- C,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不是心力衰竭代偿机制的是()
- 女性,45岁。进行性加重的心悸气短5年余
- 慢性心衰患者利尿剂应用原则是()
- 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
-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房颤动3年,现阶段
- 属于心力衰竭患者的特征性体征()
- 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
- 根据客观检查手段AHA将心功能分为()
- 关于β受体阻滞剂正确的是()
- 患者男性,36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
- 引起左室后负荷增高的主要因素是()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中,最为常见
- 老年女性,75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余
-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目的是()
- 慢性肺淤血X线的特征性表现为()
- 心脏指数(CⅠ)直接反映()
- 心力衰竭的特征()
- 舒张功能不全机制是()
- 不属于左心衰临床表现的是()
- 洋地黄中毒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