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区别。
-
首先,文学消费既指未含阅读活动的购买、占有文学产品的物质消费行为,又包括阅读、欣赏作品的精神消费活动而文学接受则专指审美文化范围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与购买、占有物质产品的消费行为无关。
其次,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各自的角度与侧重点不同。文学消费属于文艺社会学范畴,是文学的生产、出版、传播与消费整个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尤其关注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文学接受则是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创作、作品与阅读、接受的关系,突出接受主体精神活动中的审美反应与再创造性。角度不同,各自研究的对象与重点会有差异。
总的来说,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关系既有相互联系、打通的一面,又有不能互相替代和差异的一面。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必备条件与初级状态,文学接受是文学消费的现实延伸与高级状态文学消费包括但并不等于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文学消费的最终完成与价值实现。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文学的形态类型是在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
- 文学活动中的期待视野,按其接受主体的状况
- 延留在文学接受中有何意义?
- “‘文明’一词不妨用来专指较进展的文化中
- 李清照词论最具特色的一个方面是()
- 结合作品,比较小说和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
- “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方
- 怎样理解“诗中有画”这名言的意思?
- 甲来提供线索,乙来补充情节,丙又来续加形
-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话语产品,最为基本的文化
- 下列传奇小说中以侠客为题材的作品有()
- 陆机论述“应感”有什么特点。
- 张天翼的中篇()是一篇现实主义的力作,以
- 林清玄的主要报导文学作品集有()。
- “艺术即直觉”是由()提出的。
- 四六文指
- 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的主客体关系?
-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 ()是衬托人物性格.展示故事情节的重要手
- 环境条件的不同,形成了风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