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举例说明“present-in-hand”(应手之物)与“ready-to-hand”(现成在手之物)。
  • 我们并不是随着一个客观距离来知晓事物的,我们总是在世界之中以一种缠绕的方式遭遇事物。在对我们如何遭遇事物的描述中,海德格尔作了一个有趣也是有益的区分,即应手之物和现成在手之物。
    我们能够与作为现成者的世内事物相遇,能够让自己远隔着事物,并以理论的方式处理它们,这就是哲学家们通常处理事物和世界的方式。尽管与世内之物相遇的这种方式确实能使我们生活在世界之中,但它并没有揭示出我们遭遇世内之物的最基本的方式。海德格尔极力主张,我们遭遇事物的更为根本的方式是应手式的。事物在我们的使用之中被展开。海德格尔以锤子作例子。当我们用锤子来锤钉子时,我们并不去思考锤子中正挥动着的锤把的结构,我们是以一种相当实践性的方式来用这把锤子的。我们用它把钉子锤进墙中。我们在与锤子的这种关系中又确实获得了一种知识,我们学会了如何锤钉子,因而也明白了此物之何所为。此锤子是在它与我们的合用关系的氛围中被展开的。
    对于当代的读者来说,学骑自行车可能是一个更好的例子。当某人去学骑车时,别人可能会提出关于要做些什么的多种劝告,但学骑车的真正任务是与自行车产生一种应手式的关系。学骑车与其说是思考如何掌握平衡、如何踩踏、如何停车,不如说是在切近的关系中与车相遇。
    我们日常与世内之物的相遇,多为在实践关系中与作为应手之物的相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知此物。手艺高的工匠知道锤子如何处于与其它各式各样工具的关系网中。某人一旦学会了骑自行车,那就可以给其他人就如何骑车提出建议。海德格尔认为,我们知道事物如何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相应合,正因为我们本质上就牵念融身于世界之中,事物才会以不同的方式被展开,我们的劳作使我们能够知晓事物,并为我们提供了知晓事物的视角。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