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已知氨苄青霉素胶囊剂的F为0.5,吸收半衰期为0.25小时,消除半衰期为1.2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10L,若每隔6小时口服给药500mg,试求从开始给药治疗38小时的血药浓度?
-
由于τ=6h,38小时为第7次给药后2小时,已达稳态,即为求稳态2小时的血药浓度。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解释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
- ATP驱动泵
- 某药具有单室模型特征,多剂量血管外给药时
- Caco-2细胞限制药物吸收的因素有()
- 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有()
- 解释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
- 药物吸收进入体内后均会发生代谢反应。
- 什么是排泄?排泄的途径有哪些?
- 吸入麻醉剂、二甲亚砜以及某些代谢废气可随
- 已知某药物t1/2
- 某药物的t1/2为
- 生物技术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 静脉注射某单室模型药物80mg,立即测得
- 能发生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
- 维持剂量
- 以下哪种药物不适于用微粉化的方法增加药物
- 在单室模型中,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给药
- 已知头孢噻肟的消除半衰期为1.5小时,表
- 一病人单次静脉注射某药物10mg,半小时
- 以下有关多剂量给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