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某乡经济普查办公室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时,将各村上报的《法人单位基本情况》和《个体经营户情况调表》进行初步汇总,全乡的营业收入为2.1亿元。乡领导认为此数偏低,不符合该乡年13亿产值的计划指标,于是编制了《经济普查经济指标分解落实汇总表》,将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预计总数由1.9亿元调整到2.9亿元,将个体经营户的营业收入调到8.7亿元。为完成此指标,乡统计人员亲自改动了9家法人单位的普查表,并向各村下达了任务,要求各村按分配的指标将报表填写后重新上报。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该统计员和该乡领导涉嫌统计违法行为有()。
A、虚报统计资料
B、瞒报统计资料
C、伪造统计资料
D、篡改统计资料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个体工商户迟报统计资料
- 2012年按支出法核算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 在综合指数编制时需确定同度量因素和指数化
- 某地区报告期职工工资总额为3.8亿元,职
- 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主要表现为(
- 甲、乙企业工人月产量资料如下表:
- 在餐饮业中,从业人员在10~100人、营
-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的道德标准和要求在社会
- 在编制多种产品的产量指数时,()。
- 衡量决策方案优劣的标准是()。
- 综合指数是一种加权指数。()
-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
- 某市某企业未按要求参加2013年统计年报
- 采用可比价格计算价值量指标()。
- 2013年初,某省统计局向全省保健食品企
-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前两个层次
- 2011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7712
- 调查某市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的分布状况,工业
- 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就是国民经济核
- 下列各项中,()不是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