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
-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开创了考试取士的历史。
积极影响:
(1)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2)科举是寓教于民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3)选拔相对客观公正,有利于提高封建政权的行政效率;
(4)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内容,形成了全社会积极向学的风气;
(5)科举考试中有明法、明算等科目,冲击了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错误思想。
(6)对国外,如朝鲜、日本等国以及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
消极影响:
(1)影响和制约学校教育,使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
(2)科举制具有很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评分不客观;考官受贿现象严重;考生作弊手段高明。
(3)读书做官成了读书人唯一的目标,束缚思想、败坏学风、阻碍学术发展。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明末清初民主教育思想。
- 1912年7、8月间,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召
- 战国时期的“显学”,是儒、法两家。
- 在知行关系上,王夫之持有的观点是()。
- 秦始皇采纳法家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
- “学所以为道”的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是()。
- 王守仁和朱熹的教育思想不同点在于()。
- 《论语》是孔子所撰写的。
- 两面小学
- 中国近代“幼童留美”的成行,主要得力于谁
- 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 下列书院中,不属于北宋著名书院的是()。
- 1927年,大学院正式成立,()任院长。
- 《存学编》的作者是()
- 近代高等师范学校在独立设置和纳入普通高校
- 在氏族公社里,人们的普遍观念是()
- 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小学读经课,标志着传统
- 实行弥封、誊录制度,就是要使阅卷人不知道
- 荀子认为耳闻目见是学习的基础,而“知”才
- 王充将培养杰出的政治人才和学术人才作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