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中英虎门条约》(《南京条约》附约)中的“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对,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当时作为清朝谈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认为,这一条款的订立,“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材料突出反映了()
A、领事裁判权是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化的一个标志
B、耆英试图维护传统的朝贡礼仪外交体制
C、当时统治者严重缺乏近代法权观念
D、领事裁判权的实施促进了国人法律意识的转变
- C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1851年与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
- 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
- 民国时期有一首歌曲唱道:“东亚开化中华早
- 中共的壮大与一座山的名字紧紧相连,这就是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是抗日战争
- 下表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主要地区农会会
-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
- 近代以来,传统的消费等级观念被打破,形成
- 董必武回忆:“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
-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一般符合
- 该图为一位高一学生的漫画,请你分析其意图
-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放了很多通商口岸。
-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
-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包括() ①主观
- 双十节(10月10日)是台湾地区的法定假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华民族历经
- 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无产阶级目前
- “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
-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