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多项选择题“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有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
A、此句大致意思是:君子能够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道。能够做到中与和,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万物就会在中和之中发育生长。
B、此句大致意思是:明白心灵的归宿,然后就有了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然后心才会静,心静而后生活才能安定,生活安定而后才能静心思虑,静心思虑而后才有所得。万物皆有本末终始,知道其先后因果,就近于“道”了。
C、此句主要意思是: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假如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D、此段话出自《大学》。
- B,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 荀子批判儒墨:“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 “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是()的名言。
- 《战国策》是经由汉代学者()重新整理定名
- 被称为“曲状元”的元代散曲大家是()。
- 汉字所记载的传统文化典籍,其丰富性、久远
- 关于天人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资治通鉴 》
- 什么叫谥号?
-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意思是:
- 今古文经学
-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 穷也乐,达也乐,穷达如春夏秋冬,穷达一也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是()理
-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的比较恰当的
- 礼学的四个层面是什么?
-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 君王、国家、人民这三者中,有轻有重,请遵
-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
- 子曰:“君子不器。”——此句恰当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