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近年来,中国在对外交往和宣传中,频频出现“中国形象”的词语。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形象”有不同的含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时代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材料二 材料三 近代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1958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⑤敌对时期(1949-1972) 材料四 黄祸(Yellowperil) 黄祸(Yellowperil)是殖民主义时期美国和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煽动对亚洲民族,尤其是对中国的偏见的一个用语。从威廉二世正式提出“黄祸论”之后,西方列强各自根据自己不同的在华利益提出各种版本的“黄祸论”,不同时期,不同需要,其所强调的内容也不断变换。其内容概括起来讲: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中国土地贫瘠,而且人口众多,人口对外扩张不可避免,而这必然要冲击西方的优秀民族;中国人散布世界各地,请老节俭,索酬低廉,抢了外国人的工作岗位;中国人野蛮好战,中国多年受外国剥削压迫,一旦强大起来,必然对其压迫者实行报复……中国人一旦采用西方的思想和技术,中国军事和经济必将迅速发展,会威胁全世界。 ——薛衔天《百年潮》 材料五 材料五中的图片反映了少数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误判,认为中国是强大而邪恶的,美国经济受到中国经济的牵制。试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史实,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
- 原因: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上升;中国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冲击美国霸主地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
- “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用集体力量来保障
- 有启蒙思想家说:“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
- 思想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播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
-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
-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
- 中外历史上的思潮有着一致的地方。以下两幅
- “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
- 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人文精神的宝库,
- 《神曲》是启蒙运动的先驱但丁的代表作。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的前言中
- “文艺复兴”被称为“打破神学枷锁,高举‘
- 在中美两国长期交往的历史中,两种对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
- 某历史学家对西方一种思想评价道:“人之一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
-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
- 彼特拉克认为做学问应当以研究人本身为主,
-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人是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