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如何制定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政策准则和投资组合结构调整战略?
-
(一)投资目标与投资政策的制定
只有当银行根据投资目标制定自己的正式投资政策,投资经理才可以做出与银行总体目标相一致的决策。投资政策应当有足够灵活性,使银行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以及竞争对手出现新动向时可以及时进行调整;投资政策必须形成书面文件,使之成为投资管理者明确责任、确定投资目标和评估组合业绩的指导原则。
投资政策的制定至少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协调银行投资安排与流动性计划。
(2)估计存款保障需求。
(3)估计当前风险状况。
(4)分析应税状况。
(5)估计分散度需求。
(6)估计利率敏感性需求。
(二)证券投资组合的管理
根据银行证券投资政策的要求,可以确定证券投资的规模、类型和期限。
1、证券组合规模
证券组合规模取决于三个方面的要求:满足流动性需求和合理贷款需求后的剩余资金;需用作担保的证券投资量;证券投资盈利能力。
2、证券类型和质量
首先,存款保障要求的规模及可接受形式影响证券投资类型和质量,存款保障要求银行必须持有一定数量以上的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其次,银行风险状况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证券投资类型和质量。第三,银行税收状况影响银行是否持有免税证券及免税证券的数量调整。第四,银行流动性状况也会对证券类型及质量选择产生影响。最后,银行证券组合管理的内在要求影响,可能需要扩大证券类型在行业和地域上的分散度。
3、证券投资到期期限
证券投资组合到期期限的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证券投资所能允许的最长期限,以及证券投资组合中不同期限的配合。
(三)证券投资组合的调整
银行在选择了不同种类与期限的证券之后,要根据市场状况的变化以及银行本身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不断交易与更换其持有的各种证券,以达到增加收益、降低风险的目的。银行的交易战略在市场上升时期与下降时期有很大的差别。
1、证券贬值期的交易原则
当大部分证券出现贬值时,银行投资经理可以采取三种策略:
(1)把所有可能的投资资金投到到期期限最长的证券中;
(2)把短期证券卖掉,投资于长期证券;
(3)把一些利率低的证券变换成到期期限相同,但利率较高的证券。前两种方法显然加长了证券投资的到期期限,但在预期利率降低时,银行投资组合由于其价格上升,可以取得较大的收益。第三种方法的成效则有一定局限性。
2、证券升值期的交易原则
当银行证券投资组合中的证券价格出现上升趋势时,银行一般应该继续持有它们的证券,同时从长期证券中提取利润。提取利润时,银行还需要考虑税收政策,不能简单地把利润重新投资到相应期限的证券中。一般原则是在提出利润时,银行要缩短证券的到期期限,这是因为预期证券价格可能下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定期存款
- 商业银行的借款也称()来源,是银行为调整
-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 银行并购在历史上主要表现为大银行对中小型
- 下列哪些会引起流动性供给的增加。()
- 就风险管理功能而言,商业银行具有显著的(
- 什么是银行并购?银行并购的动机有哪些?
- 内部控制
- 银行资本的需要量与那些因素有关?
- 负债规模越大,单位负债非利息成本越大。
- 我国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对象主要有()。
- 经济全球化
- 银行内源资本的增长,也不是无限度的。其限
- 银行的负债成本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 现代商业银行面临哪些挑战?
- 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包括()。
- 商业银行的信贷集中风险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
- 什么是流动性需求?银行的流动性需求有哪些
- 银行的风险指数是在()、()和()的基础
- 真实票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