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2016年8月,身患癌症被开除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教师刘伶利病逝,揭开了博文学院丑陋的一幕:2014年被诊断患有癌症之后,该校以连续旷工为由,决定开除刘伶利,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仅没有给予起码应有的人文关怀,而且以“不要给我哭,我见这样的事情挺多的”漠然置之,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当事双方达成和解,校方恢复刘伶利的公职,向其父母道歉,给予丧葬抚恤金、补发工资,并赔偿50万元。但是指责用人单位“无情无义”的跟帖或评论数量依然巨大,成为媒体和公民持续关注的热门话题。请问你怎么看?
- 基于同情弱者的心理,公众群体性指责用人单位“无情无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刻,被学校开除且断了医保,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何况,学校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该如此无情。
诚然,在劳动关系的处理上,法律首先应被尊重。解除劳动合同,其实是劳资双方共有的权益。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用人单位的确有权解除劳动合同——毕竟,不是所有的用人单位都有财力对所有病患完全兜底,保障企业合法的用人自主权,才能维护一个公平竞争的人才市场。
但是,法律只是社会治理的底线,不违法并不等于就“名正言顺”。法律之外的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约束同样重要。用人单位如何对待患病的员工,有着远超出法律之外的多重意义。冷冰冰地“依法”办事,损害了职业共同体的情感期待,也会影响用人单位的凝聚力,甚至破坏社会和谐。对陷入困境的人无动于衷,乃至让对方陷入绝境,是用人单位以“合法”为由挑战道德底线,是不明智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围绕此事的网络舆论,展示了中国社会在劳动关系上的多数共识和道德底线。事实上,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除了要堵住制度漏洞,更应该注意校正现实生活中劳动关系的失衡。这也许是“女教师患癌遭开除事件”更值得关注的地方。捍卫一位劳动者的尊严,一方面要用足法律手段,同时也不能忽视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兜底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功能,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劳资之间的有情有义,从法律上讲只是一个期待而不是强制性义务,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法定程序不容绕道,法律底线不容突破。给劳资争议足够的说理空间,也给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留一些余地,于企业、于员工、于社会都是有利的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雷雨过后空气会变得格外新鲜的原因是()。
- 有人做了一块象牙片,半方寸,看上去也没有
- 一位哲人这样解释乐观与悲观:譬如面对着桌
- 资料: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出台的
- 海豚靠什么呼吸?
- 某停车场按以下办法收取停车费:每4小时收
- 对于Windows的图标文件有大图标和小
- 24,12,36,18,54,( )
- 书是更为坚实而高尚的情谊纽带。人们可以通
- 我们从封建社会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化社会,总
- 南北朝时期西南地区有一次大规模移民事件,
-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丢弃了多达10
- 咨询,是指人们以信息为基础,对信息、情报
- 1.1,2.2,4.3,7.4,11.5
- 关于我国在过去五年来取得的成绩,说法不正
-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
- 资料1.据估计,我国现在有网民(包括手机
- 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2004年起,我
- 五子棋比赛中一般谁先行?
- 关于石油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