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有个小学生不听话你怎么看?怎么办?
  • 面对小学生的不听话行为,我们应该认识到:首先,小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且处于他律阶段不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他们从家庭小环境进入社会大环境,在心理逐渐发展成熟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我话语价值,这就在行为上增加了他们的叛逆行为。
    其次,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所有教育活动都必须充分认识并把握学生是主体的思想,相信学生内在的主体能力。学生有着自己独特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不应该强制学生在成人安排好的圈子内活动,不能引导学生往成人设计好的圈子里思维,而要给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正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要承认并正视现代学生的群体特征以及与成人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差异性。
    最后,要摒弃传统教育观那种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的错误认识,不能把好学生的标准限定在一言一行遵守规矩,回答问题整齐划一,在家从父母,在校从老师,考试照书本,答案合标准,考试获高分,否则就是“出格”“不听话”“不可教”“调皮捣蛋”。从而否定任何一个不听话的小学生。
    面对不听话的小学生,首先我们应该找到学生不听话的原因,是出于青春期的叛逆心理,还是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还是自己这段时间的授课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其次,我们应该对症下药,如果小学生不听话是因为青春期的叛逆,我们就应该对其投入更多的关注,对其心理发展进行及时疏导,用足够的耐心引导其行为。如果是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我们就应该开展调查,找到影响的源头,然后尽快切断影响小学生行为的根源,再对其进行正确行为认知教育。如果是授课内容原因,要及时调整授课方式,丰富课堂内容,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在教学学生过程中一定要摒弃简单粗暴的行为方式;更不能轻易否定任何一名小学生;要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心理;要认识道基础教育的对象是未成年人,他们既天真烂漫,又个性鲜明;既天资聪慧,又童心不泯;既天性热忱,又善感多愁。多样性、多变性是其性格特质,复杂性、反复性是其成长底色。教育者要有平和平静之心,宽容包容之情,公平公正之义。给成长一些时间,予教育一分等待。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