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我国当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
A、1957年,毛泽东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的教育方针
B、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教育目的
C、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教育目的
D、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教育目的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班级授课制
- 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
- 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 能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
- 下列不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品质的训练
- 老师让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采用的德育方法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对人的身心发
-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 初中生对知觉对象进行心理加工的主要形式有
- CIPP评价模式由斯克里文创立的。
- 属于口语表达修饰要素的有()。
- 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①以学生发展
- 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
- 学校心理教育的重心是()。
- 针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有()策略和()
- 《人是教育的对象》的作者是()
- 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校风,关键在于()
- 学生失范行为的社会学解释有()
- 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
- 发现式教学方法最大的缺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