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那是一对才搬来的残疾夫妻,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那天初次见到他们时,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怎样艰难!这不是我鄙视他们,我认为作为一个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这样的怜悯之心的。 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我大吃一惊,这些天来,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聚会,空气里传来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欢笑。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热烈。 面对着这样的一群人,我感到世上所有的词汇都变得苍白、不贴切。说残疾人也爱生活、也需要音乐和舞蹈,这样的理解是那么的无力、词不达意。只有用火的舞蹈,才恰如其分。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的张力的表达。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 熟悉的或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我透过遥远岁月重又看到生命在另一种形式下的舞蹈:那是在一座简陋的砖瓦窑,我三十年前下放劳动的地方。窑师傅的小女儿才七八岁,就开始帮大人做事了。这个小姑娘一身衣服缀满补丁,正当读书和游戏的年龄,就过旱地承担了生活的艰辛。当时我也以怜悯的目光注视这个小女孩,但艰辛的劳动在小女孩身上却成了舞蹈,她蹦蹦跳跳舞着工具,全无一点悲愁。她一下子就让我陷入对生命的沉思和叩问: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生命以这样欢乐的形式前行呢? 用童心无邪、用不谙世事、用乐观主义来解释都是不够的。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是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生命的本质》) 文中画线句说:“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对残疾夫妻有必要怜悯吗?试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 没有必要怜悯,因为他们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这是生命的本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列关于现代作家、作品的说明,正确的一项
- 《西洲曲》中运用了莲花、荷花的意向物,其
- 当代作家中,被称为“右手写诗,左手写文”
- 西周至春秋中叶,西周诸侯国宗庙祭祀的乐歌
-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
- 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
- 东西方文明的融合 欧洲文化以希
- 声音停了一会,然后又问下去。
- 阅读孟轲《寡人之于国也》一段:
- 想象丰富,汪洋恣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
- 在《聊斋志异》中,()是蒲松龄塑造的最成
- ①自古以来,桥头就是折柳送别的最佳
- 后人把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离骚》并称
- 下列关于科举考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灯下漫笔》的文体是()
- 鸟儿只觉得光阴在匆匆忙忙中逝去了。
- 《谷风》是属于《诗经》中的()
- 下列作品集属于闻一多的是()
- 《涉江》一诗中“余将懂道而不豫兮,故将重
-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