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中CD8+T细胞明显减少
B、T辅助细胞Ⅰ型(Thl)比例增高
C、患者体内IFN-γ水平下降
D、骨髓中CD34+细胞增加
E、骨髓中造血细胞减少,基质细胞正常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
- 免疫病理检查几乎所有SLE患者均可出现病
- 男性,35岁,剑突下隐痛3年,与饮食有关
- 青年女性,农民,头昏、心悸、颜面苍白5年
- 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措施不当的是()。
- 急性型DIC高凝期患者的治疗原则,除消除
- 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痛的特点是()。
- 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
- 下列发病因素中,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无明显关
- 不属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征的一项是()
- 关于类风湿关节炎错误的说法是()。
- 下列溶血性贫血的检查错误的是()。
- 原位溶血时红细胞破坏的主要部位是()。
- 铁缺乏时,供给骨髓造血用的铁是下列哪项提
- 下列关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说法中,错
- 女,25岁,发热1周,体温38.5℃~3
- 下列关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症状的描述,正确
- 下列哪一种自身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记
- 男,34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