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比较分析链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发酵工艺控制的异同及其原理。
-
链霉素的发酵工艺过程:
1.生产菌种特性
2.种子制备
3.发酵培养
链霉素高度好氧,对温度敏感,链霉菌菌丝过长的最适ph为6.5-7.0,链霉素的发酵周期约7-8d,必须补料葡萄糖,硫酸铵和氨水,提高发酵产量。
红霉素:
1.红霉素生产菌体
2.种子制备
3.发酵培养
红霉素生产菌对温度敏感,最适ph为6.7-6.9,发酵周期约150-160h,必须中间补料。还原糖控制在1.2﹪-1.6﹪,每隔6h加入葡萄糖。及时补充氮源。
四环素:
1.生产菌体
2.种子制备
3.发酵培养工艺
温度对四环素的生产产量影响和改变生物合成途径的影响较大,菌体生长最适ph为6.2-6.8,而四环素合成最适ph为5.8-6.0,发酵过程对溶解氧敏感,应该采取措施,增加溶解氧水平。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理想的微载体具备的性能()。
- 1959年,Batchelor获得了青霉
- 简述与液体培养细胞相比,固定化细胞有哪些
- 简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结构特点。
- 青霉素属于()类抗生素,它的性质很不稳定
- 简述维生素的定义及维生素的临床用途。
- 青霉素生产菌种是什么?
- 两步发酵工艺逐渐在国内生产企业普遍采用,
- 红霉素的发酵生产需要添加的前体物质为()
- 反应溶剂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
- 与大肠杆菌和酵母系统相比,哺乳动物源细胞
- 干扰素是机体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
- 氨基酸根据R基团的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脂肪
- 红霉素发酵采用的菌种为(),发酵后主要采
- IgE较IgA多一个功能区是()。
- 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名称:IFN();
- 简述构建基因工程菌的一般过程。
- 谈青霉菌生产青霉素过程中加入前体的的影响
- 简述生产乙肝疫苗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 常用的重组人胰岛素制剂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