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21岁男青年发热、休克。患者3天前头前部轻微疼痛,到医院接受治疗,当天早晨发热、寒战,下午意识模糊、昏迷。该患者曾做脾切除手术。体温41℃,血压-70/30mmHg,躯干皮肤出现红色斑点,无脑膜刺激症状。患者虽经抗生素治疗,并输血和用多巴胺支持血压,48小时后血压仍然持续下降,72小时后患者心脏停止跳动,死亡。血培养发现有G+茅尖状双球菌生长。(1)导致感染的病原菌可能是什么?(2)该菌的致病因素是什么?
- (1)该患者具有中毒性休克的表现,而且血培养发现有G茅尖状双球菌生长。因此,考虑导致感染的病原菌可能是肺炎链球菌。
(2)该菌的致病因素是荚膜。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是肺炎链球菌的主要侵袭力。可引起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还可引起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脑膜炎和败血症。茅尖状双球菌生长。因此,考虑导致感染的病原菌可能是肺炎链球菌。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列哪种患者易得院内获得性肺炎()
- 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成分的细菌是( )
- 军团菌的分离培养基是( )
- DNA-DNA杂交试验复性率为60%~7
- 简述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与免疫性特点。
- 下列有关志贺菌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下列细菌中具有动力的是( )
- 做血培养为提高阳性率常需连续三次采血进行
- 试述细胞水平的病毒感染。
- 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包括()
- 立克次体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及所致疾病是什么
- 关于非典型分枝杆菌,叙述正确的是( )
- 简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细菌特性。
- 能说明病毒在细胞中生长的最直接指标是(
- 分支杆菌属最突出的特点是()。
- 血标本增菌培养使用的培养基常为( )
- 具有感染性的衣原体形式是( )
- 利用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细菌是根据( )
-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包括哪些方面?
- 普通菌毛是细菌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