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水浒传》的悲剧性体现在哪里?
-
第八十三回到一百回的最后十八回为第三阶段,写起义军的瓦解覆灭。人们对《水浒传》思想内容的分歧主要集中于这一部分。总体看来,作者对农民起义英雄是肯定的、同情的,甚至是拥护的;对昏君奸臣是不满的、甚至是痛恨的。但作者有一个底线,就是起义军不能推翻封建统治和封建皇权。说白了,作者是赞同起义军接受招安的;但对起义军最后被利用、被消灭又深感遗憾。换言之,作者既不能容忍封建政权被农民军所取代,又不愿看到起义军被利用、被消灭的下场。作者客观上写出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虚伪,写出了农民军的淳朴信义、光明正大。他不愿意朝廷与起义军连年攻杀,但又清醒地认识到起义军投降也不是出路。作者思想上陷入矛盾和两难境地,所以他安排了公孙胜归山、鲁智深坐化、燕青辞主、李俊诈疯等情节。
燕青辞别卢俊义时说:“小乙此去,正有结果,只恐主人此去,无结果耳。”作者找不到任何解决矛盾的办法,也不可能给起义军指出一条超越他们自身本性和特征的出路,作品只得在“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情”的哀怨声中落下帷幕,表现出鲜明而又深刻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招安以后的描写,读来沉闷凄凉,艺术上也不太成功,但其思想内容却相当深刻。他不仅符合历史上宋江起义的真实结局,而且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一般规律。招安以后的描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深沉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深刻思索。他指出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忠与奸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揭示了农民起义的一般归宿,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南戏与传奇的差异有哪些?
- 试分析《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时代意义是
- 古代戏曲中常用误会错认法来结撰情节,阮大
- 程甲本
- 《长生殿》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试结
- 晚泊孤舟古祠下的下句是什么?作者是谁?
- 试析《牡丹亭》的时代意义是什么?
- 结合作品,分析四大南戏所体现出的南戏的发
-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 两山排闼送青来的上句是什么?作者是谁?
- 士子和妓女之间的爱情是元杂剧的重要题材之
- 燕燕、赵盼儿、王瑞兰分别是关汉卿在杂剧《
- 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水浒传》,如()创作
- 简述南戏与北杂剧的不同。
- 试分析《红楼梦》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
- 杂剧的剧本主要由()和宾白组成,宾白包括
- 元代剧作家()的杂剧《梧桐雨》曲辞缠绵悱
- 《西游记》的故事内容可分为哪三个部分?三
- 《大宋宣和遗事》
- 简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