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曾错失过三次机遇期。第一次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明朝中叶。郑和受命七下西洋,表明那时中国有着比欧洲更强大的航海能力,但中国没有把它转化为现实力量,丧失了一次重大机遇。第二次战略机遇出现在19世纪末期。当时的中国已意识到,东方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在这次机遇面前,错失。第三次机遇发生在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以及科技革命的第三次浪潮时代。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中国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错失了这一重要机遇。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刘德喜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转型是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发展过程,依次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次并最终形成了三个层次的转型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其涉及面之广,改革程度之深,都是史无前例,这也增加了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的难度。 ——人民网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作出的重大判断,对于我们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人民网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转型依次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次各有何表现?
-
经济: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政治:民主建设大发展。
文化:冲破教条主义束缚。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新的具体理论形态。或者回答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1600年前后,世界经济重心开始从地中海
-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
- 1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
- 观察下图,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的新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总结说:“要确
- 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
- 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
- 15~16世纪,西欧人掀起开辟新航路热潮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
- “海洋时代”的来临—— 材料一
- 第一个在地圆学说指导下进行远洋航行的航海
- 材料一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描述英国
- 2009年10月,中国货轮“德新海”号在
- 2009年10月19日中国青岛籍货轮“德
- 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
- 下图是位于葡萄牙里斯本的“地
- 英国学者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
- 全球化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就已开始
- 对欧洲开辟新航路起决定作用的是()
- 1895年美国三百家大企业联合组成“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