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刘某,女,28岁。第1胎足月分娩。产后第7天,体温突然上升到39.6℃.恶露无臭气。曾用抗生素治疗3天无效,症见恶露虽少,未净,腹不胀痛,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呕恶,胸胁胀痛,时太息,纳差,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分析病案,作出中医证的诊断,拟定治法,开出处方,并分析方义。
  • 辨证:热入血室,肝胆经气不利。
    治法:和解少阳,兼以调血。
    处方:小柴胡汤加当归、丹参、益母草。柴胡12g黄芩9g半夏9g人参6g大枣4枚炙甘草4g当归9g丹参9g益母草9g生姜9g水煎服
    方义分析:热入血室,正邪纷争,欲借少阳为出路而有寒热往来,治当因势利导,主用小柴胡汤,借和解少阳之枢机,使邪从外解,邪气去则血结亦散。故方用柴胡轻清透散,透解外邪,疏畅气机;黄芩苦寒清泄,祛除少阳胆腑之热。二药相配,清透结合,和里祛邪,共解血室、少阳之邪,为本方的主要部分。半夏、生姜和胃降逆,运脾输津;当归、丹参、益母草行血和血,以治血结。邪气之所以入于血室,乃产后气血虚弱而致,故用人参、大枣、炙甘草、当归益气养血,扶正祛邪,皆为辅佐部分。甘草兼能调和诸药为使。如此配合,使血室之邪外透而解,气血畅则津液行,自然诸症悉除。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