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1.什么是检定?2.检定的对象是什么?3.检定的目的是什么?4.检定工作内容包括哪些?5.什么是校准?6.校准的对象是什么?7.校准的目的是什么?
-
1.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2.检定的对象是计量器具,而不是一般的工业产品。
3.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有关法定要求,确保量值的统一和准确可靠。法定要求是指按照《计量法》对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对每一种计量器具的法定要求反映在相关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以及部门、地方计量检定规程中。
4.(1)依据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所规定的传递关系,将被检对象与计量基准、标准进行技术比较,按照计量检定规程中规定的检定条件、项目和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
(2)依据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计量性能和通用技术要求进行验证、检查和评价,对计量器具是否合格,是否符合哪一准确度等级做出检定结论。
(3)结论为合格的,出具检定证书或加盖合格印;不合格的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
5.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6.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测量系统是组装起来进行待定测量的全部测量仪器和其他设备。
7.是确定被校准对象的示值与对应的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以实现量值的复现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型式评价在计量器具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 如何使环境条件满足规程、规范的要求?
- 如何进行文件集的管理?
- 检定按管理环节可分为哪几类?
- 如何发现存在系统误差?
- 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
- 证书、报告中给出的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 对计量标准器具和测量仪器的管理包括哪些环
- 测量复现性与测量重复性有什么区别?
- 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有哪些?
- 检定规程与校准规范有哪些异同?
- 如何使环境条件满足规程、规范的要求?
- 标准不确定度有哪几种评定方法?
- 什么是仲裁检定?其对象和目的是什么?
- 试述合格评定的判据,什么时候要考虑示值误
- 如何评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
- 何种情况采用重新出具一份新的证书、报告?
- 我国测量标准如何分类?
- 实施检定、校准、检测时的环境条件指什么?
- 编制校准规范时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