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常用的施药方法有那几种?
-
常用的施药方法有:
①浸洗法。将鱼放在较高浓度的药物里,浸洗一定的时间,时间长短,随鱼体大小,体质强弱,药物浓度,水温高底等情况而定。一般浸洗时间为10—30分钟。如在浸洗液中加充氧器可以浸洗1小时。此法是鱼病预防的主要方法,转塘放鱼种,或从外地购回鱼种,都必须进行体表消毒。
②食场挂袋法。在食场的三角框内挂药物袋,使食场形成药物区,当鱼进入食场摄食时,通过药物区进行体表消毒。食场挂两种袋,一种漂白粉袋,每袋装药2两,每个食场挂3个袋,每天换1次,连挂3天,每半月一次,漂白粉主要杀灭体表细菌。第二种硫酸铜袋,每袋装2两,每个食场挂3个袋,药物每2天换1次,每半月进行一次。硫酸铜主要杀灭体表寄生虫,是鱼病预防的好方法,每年五月份鱼病季节,可以采用此方法,即可省药,又简便。但此法杀灭病原体不彻底。
③遍洒法。此法是鱼病防治上最常使用的方法。使用药物的浓度对鱼类是能忍受的安全浓度,又能治疗疾病。主要用来治疗体表疾病,此法方便简单,但使用药物较多,施药前必须测量水体,而且计算要比较准确。
④口服法。主治内脏疾病。此法是将药物与饲料充分混合,做成药饵可以用硬颗料饲料机,但不能用膨化机,因膨化机温度太高。膨化饲料做成药饵应首先做成饵料,再用喷雾器把药均匀洒到膨化饵料上。
另一种是农村使用药饵,将药物与饲料均匀混合,然后捏成团投放食料台。
⑤注射法。鱼病防治及催产上常采用的注射法有两种,即肌肉注射和腹胸腔注射。此法用药量准确、吸收快、疗效高(药物注射)、预防(疫苗、菌苗注射)效果好等,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操作麻烦,容易损伤鱼体。合适对象是那些数量少又珍贵的种类,或是用于繁殖后代的亲本。治疗细菌性疾病用抗生素类药物,预防病毒病或细菌感染用疫苗、菌苗等。
⑥涂抹法。适用于皮肤溃疡及其它局部感染或外伤。具有用药少、安全、副作用小等优点,但适用范围小。主要用于少量鱼、蛙、鳖等养殖动物以及因操作、长途运输后身体受损伤或亲鱼等体表病灶的处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观光农业产品定价的特殊性。
- 净度分析时,如果分析后各成分重量总和与原
- ()、()、()是生态旅游的核心。
-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中无维管束鞘
- 禾本科植物和阔叶植物叶面积系数的测定分别
- 简述观光农业产业密切相关的政策。
- 为什么要推广推广嫁接栽培技术?
- 我国大陆各省的观光农业萌芽于()
- 体验经济
- 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称为()
- 常规投饵的四定原则是()、()、()、(
- 观光农业的基本功能。
- 加速传感器的功能包括有()。
- ()是农村的主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 说出适合于喷雾的三种农药剂型。哪种剂型兼
- 如何管理灾害性天气?
- 每年在特定的季节举办鲜花节和水果种子节的
- 在生产中母牛的输精时间安排是,早上发情,
- 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同时也是计
- 罐头杀菌后,一般要求罐温迅速冷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