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38岁,5年前发现HBsAg(+),近2年来数次出现ALT增高,经治疗可恢复,近2个月来出现乏力、纳差。体检:巩膜不黄,亦未见肝掌蜘蛛痣,肝肋下1cm,脾侧位可及。ALT420IU/L,Tbil20μmol/L,HBsAg(十)。诊断考虑为()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慢性乙型肝炎
C、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D、亚急性重型肝炎
E、慢性重型肝炎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产气荚膜杆菌败血症常发于()
- 男,35岁,诊断为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一
- 流行性出血热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原
- 有关白喉的临床表现下述选项中错误的是()
- 女性,26岁。已婚,停经3个月,近1周有
- 患者,女性,15岁,2006年10月不明
- 二十岁女性,双下肢无力,排尿障碍5天入院
- 隐孢子虫在人体聚集数量最多的部位是()
- 伤寒杆菌从肠道感染后进入血液通过()
- 百日咳抗菌治疗,首选()
-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幼儿园中易发生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为()
- 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是()
- 回归热的确诊依据是()
- 对多发性硬化,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炭疽的临床分型不包括()
- 根据乙肝表面抗原的抗原性进行分型的意义是
- 布氏杆菌的病原学错误的是()
- 患病5天,为鉴别伤寒和粟粒型结核,最有意
- 登革热的潜伏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