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怎样运用修辞手段和语法形式的结合来造成致动和意动?
-
(1)修辞手段和语法手段相结合,就是利用代词来造成致动和意动。
在汉语里,代词一般不能被修饰,代词前面不可能有定语(“者”字例外),代词用于领位的时候也不可能有定语,因此“者”字以外,代词前面的形容词、内动词和名词都变为致动或意动。
(2)变为致动:
①.形容词作动词:“君子之学也以美起身,”(使其身美);“正其衣冠”(使衣冠正)
②.内动词作外动词:“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使它生长)
③.名词作动词:“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
(3)变为意动:
①.形容词用作动词:“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孔子认为他很好。)
②.名词用作动词:“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大家都认为他是夫人,我可以不认为他是夫人吗?)
(4)代词不但可以使它前面的词成为致动和意动,而且可以使它前面的词具有一般动词的用途,甚至代词本身也可以采用这一方式成为动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老”、“幼”是尊敬、爱护的意思。)
4、名词、形容词、内动词在怎样的句子结构中才可以带有外动词的性质?
(1)“所”字就能发生使形容词、内动词或名词带有外动词性质的作用:
①.形容词作动词:“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后,未之有也。”
(所厚,所薄,所重视的,所轻视的)
②.内动词作外动词:“涕泣洒衣裳,能不怀所欢?”(所欢,所爱的人)
③.名词作动词:“乃敢昧死自陈所天。”(所天,指皇帝)
(2)“能、可、自、相”后面以带动词为常,因此,如果它们后面带名词或形容词,那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名词用作动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说得出的;名,叫得出的)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山上的树木是自己砍伐自己的)
②.形容词作动词:
“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所以君子不夸大自己的工作)
“物与物何以相远。”(相远,彼此离开很远)
(3)“不”字后面经常只带有形容词和动词,不带名词,因此,名词放在“不”字后面,它就带有形容词或动词的性质。“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为君的不按为君的道理做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柴门霍夫所创造一种国际辅助语叫()。
- 中古“见溪晓”和“精清心”演变为普通话的
- 复句分句的主语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 清代学者对于先秦古韵的研究有卓越成就,他
- 单位词的应用范围都是一成不变的吗?如果不
- 晓匣两母今音都有些什么读法?是按什么条件
- 带“得”字的紧缩句产生在什么时代?它和递
- 单位词(量词)的使用变化和发展
- 怎样理解语言统一的过程?
- 汉语不仅同义词丰富,而且同义句式也多样化
- 什么是语法?语法的主要性质特征是什么?
- 而‛连接词语时,只表示递进关
-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一部韵书是陆法言的
- 如果以研究内容为出发点,语音学可以进一步
- 语言的分化分哪两个阶段?
- 古汉语中的合成复音词的三种情况?
- 词调《八声甘州》中“八声”的意思是()。
- 简述动词形尾“了”字的来源及其应用情况。
- 为什么说概括性是词义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 汉语词汇的系统性是怎样体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