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比较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之间的形成条件、组织形态与性能上的主要区别。
-
索氏体是钢的过冷奥氏体在高温转变温度(620℃左右)等温转变或在正火条件下形成的主要组织。索氏体为层片状组织,即片状渗碳体平行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回火索氏体是钢经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后形成的,淬火马氏体在高温回火条件下过饱和的碳原子全部脱溶析出为粒状渗碳体、自身转变为铁索体,即回火索氏体是细小的粒状渗碳体弥散的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由于粒状渗碳体比片状渗碳体对于阻止断裂过程的发展有利,所以在碳及合金元素质量分数相同时,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两者硬度相近,但是回火索氏体的强度、韧性、塑性要好得多。
马氏体是钢淬火后的主要组织,低碳马氏体为板条状、高碳马氏体为针状。马氏体存在有内应力,容易产生变形和开裂。马氏体是不稳定的,在工作中会发生分解,导致零件尺寸发生变化。高碳马氏体硬而脆,韧性很低。回火马氏体是淬火马氏体经低温回火形成的。回火马氏体由极细的ε碳化物和低过饱和度的α固溶体组成,低碳回火马氏体是暗板条状,高碳回火马氏体是黑针状。回火马氏体和马氏体相比,内应力小、韧性提高,同时保持了马氏体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加工过程中造成表面粗糙度的原因是()。
- 内螺纹的牙底圆直径就是大径。
- 组成合金的独立的最基本的物质叫做()。
- 在通用机床自动线中,工件的输送方式有()
- 组织中的平行沟通是指()。
- 定位
- 机器人学主要包含哪些学科
- 精度较高、便于携带、常用于测量大型铸锻件
- 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原则是组成环的数目越少越
- 用七个支承点定位,一定是重复定位。
- M10的粗牙螺纹进行攻丝加工,其底孔直径
- 网式滤油器的目数越高,过滤精度越高,但压
- 工件少于六个自由度的定位为()
- 对于凹半球面的加工,采用立铣刀加工将会使
- 目标管理不涉及下列哪些内容()
- 平面磨削方式有()和()两种,相比较而言
- 在车床上车削轴,采用双顶针定位,如果轴产
- 使用三点式自位支承所限制的自由度数目是(
- 港口吊车采用()。
- 基本重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