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
1.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取半卧位控制胃内容物的返流。
2.对存在下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加强口腔护理,每2~6小时一次。
3.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5.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6.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则。
7.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8.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可使用新制备的冷开水,每天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做为污水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9.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尽早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10.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和/或抑酸剂。
11.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包括安置于层流室,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
12.有关预防措施对全体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教育培训。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水处理设备安装完成后,其处理水的化学污染
- 医院感染的三级管理组织(网络)的结构是怎
- 层流洁净用房监测培养时间为24小时()
- WHO提出的手卫生的5个重要时刻是什么?
- 接触隔离包括哪些关键措施?
- 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医院内所有
- 透析用水的监测菌落数是()
- 党政联席会议有什么人召集并主持?什么人参
- 什么是感染性废物?什么是损伤性废物?如何
- 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包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视为污
- 耐高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
- 指导、督促本科室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 下列哪种内镜在用前应达到灭菌水平()
-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包括包括初次报告和终末报
- 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手术中应保证手术室门
- 及时发现和鉴别医院感染暴发,不是医院感染
- 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的感
- 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包装时应注意()
- 医院感染暴发订正报告在医院感染暴发终止后
- 不可以用于消毒内镜的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