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患者,男性,50岁。大便时带血1个月。 患者近1个月来,每在大便时出血,鲜红,并有物脱出肛门,伴口渴,小便黄,大便结。体查:齿线上7、9点处黏膜呈蚕豆大突起,色鲜红。舌红苔黄,脉数。
- 诊断:二期内痔。诊断依据:便血,有物脱出肛外;肛查见齿线7点、9点黏膜呈蚕豆大突起。
证型:风热肠燥型。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
主方:凉血地黄汤。
用药:当归、赤芍、生地、槐角、地榆、黄芩、黄连、花粉、荆芥、枳壳、升麻。
外治法:用五倍子汤煎熏洗或朴硝坐浴,外用痔疮膏,也可行内痔注射疗法。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以下哪一项不是褥疮的好发部位:()
- 肾岩翻花的病机多责之于()
- 瘤的病因:()
- 高渗性缺水早期临床表现是:()
- 臁疮疮面有腐肉的外治宜用()
- 瘀血、痰滞、浊气停留于机体组织间产生的结
- 尿频,排尿不爽,尿道口常精液溢出,伴会阴
- 低钾血症常表现为:()
- 我国现存专述膏药外治法的著作是()
- 瘰疠溃破后疮口的特点是:()
- 肛管与直肠的交界线是()
- 以鉴别诊断立论的外科学著作是()
- 气瘿内治法则为:()
- 下列关于严重冻疮复温措施中,错误的是()
- 乳癖是指下列哪种疾病()
- 血精最早见于:()
- 以下哪一项不是引起麻醉中毒反应的诱因:(
- 冻疮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指:()
- 将颜面部疔疮定名为疔的医家及著作是:()
- 患者刘某,女,70岁,2000年11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