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被告人赵某与被害人钱某曾合伙做生意(双方没有债权债务关系)。2009年5月23日,赵某通过技术手段,将钱某银行存折上的9万元存款划转到自己的账户上(没有取出现金)。钱某向银行查询知道真相后,让赵某还给自己9万元。 同年6月26日,赵某将钱某约至某大桥西侧泵房后,二人发生争执。赵某顿生杀意,突然勒钱某的颈部、捂钱某的口鼻,致钱某昏迷。赵某以为钱某已死亡,便将钱某“尸体”缚重扔入河中。 6月28日凌晨,赵某将恐吓信置于钱某家门口,谎称钱某被绑架,让钱某之妻孙某(某国有企业出纳)拿20万元到某大桥赎人,如报警将杀死钱某。孙某不敢报警,但手中只有3万元,于是在上班之前从本单位保险柜拿出17万元,急忙将20万元送至某大桥处。赵某蒙面接收20万元后,声称2小时后孙某即可见到丈夫。 28日下午,钱某的尸体被人发现(经鉴定,钱某系溺水死亡)。赵某觉得罪行迟早会败露,于29日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待了上述全部犯罪事实,并将勒索的20万元交给公安人员(公安人员将20万元退还孙某,孙某于8月3日将17万元还给公司)。公安人员李某听了赵某的交待后随口说了一句“你罪行不轻啊”,赵某担心被判死刑,逃跑至外地。在被通缉的过程中,赵某身患重病无钱治疗,向当地公安机关投案,再次如实交待了自己的全部罪行。 赵某致钱某死亡的事实,在刑法理论上称为什么?刑法理论对这种情况有哪几种处理意见?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
赵某致钱某死亡的行为,在刑法理论上称为事前的故意。刑法理论对这种情况有以下处理意见:
(1)第一行为即勒颈部、捂口鼻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未遂,第二行为即将钱某“尸体”缚重扔入河中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2)如果在实施第二行为时对死亡有间接故意(或未必的故意),则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既遂;否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3)将两个行为视为一个行为,将支配行为的故意视为概括的故意,认定为一个故意杀人既遂;
(4)将两个行为视为一体,作为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来处理,只要存在相当的因果关系,就认定为一个故意杀人既遂。应当认为,第一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而且客观发生的结果与行为人意欲发生的结果完全一致,故应肯定赵某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卫生监督员在某小学检查时发现,其大多数教
-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明星可以代言的产
-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隶属于本
- 行政复议期间,行政复议机构认为申请人以外
- 育才小学三年级女生小萱现年8周岁,法院判
- 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 放火焚烧自己财物的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构
-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哪些费用?
- 公元前399年,在古雅典城内,来自社会各
- 《刑法修正案(九)》颁布实施以后,以捏造
- 下列各选项中的哪些行为不属于行政许可行为
- 国家从哪些方面为选民和代表的选举权、被选
- 驯养繁殖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可
- 《民法总则》规定,有资格担任临时监护人的
- 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分管校长(
- 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项基
- 甲、乙、丙三人各出资15万元设立了
- ()负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
- 甲收藏唐伯虎名画一幅,价值约10万元,甲
- 不同级别的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实施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