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美刺”观
  • 主张诗歌应有“美刺”作用是传统儒家的诗论观点,白居易继承了这一观点,但他更强调“美刺”中的“刺”即“风谕”的一面,而不主张“颂”即歌功颂德的一面。在他的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与元九书》中,他批评“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的创作倾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都是在强调文学创作的“风谕”作用。在《采诗官》诗中他更是明确地说:“欲开壅塞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而且他还要求风谕诗要写得明白直切,不要躲躲闪闪、避重就轻。白居易的“美刺”观虽然继承了儒家的传统诗论,但又加以发展,扬弃了其中“发乎情,止乎礼义”、“主文而谲谏”的保守、消极的内容,将其积极、进步的内容发展到了最高程度,高扬了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全部古诗论中很难找到像他这样大声疾呼以诗歌为民情命,以诗歌暴露弊政的思想。但他的诗论也有忽视甚或否定诗歌的审美娱乐作用、忽视诗歌艺术要含蓄蕴藉的原则。总之,白居易的“美刺”及其他诗论观,虽然受到过不少批评,但也有不少标举现实主义的诗人和诗论家赞扬他的诗论观,学习他的诗歌创作原则。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