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河姆渡文化
  •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宁(波)绍(兴)平原和舟山群岛一带。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300年,分为早、晚两期。经济以稻作农业为主,代表性农具是骨耜,渔猎采集也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工具有骨镞等,还发现木桨。家畜有猪、狗和水牛。早期陶器为手制,器形不甚规整,烧成温度在800~900℃;期已有慢轮修整技术,部分陶器烧成温度达到约1,000℃。还出土了中国迄今所见最早的一批织机部件实物和迄今所知最早的生漆制品。河姆渡文化盛行木构干栏式建筑,它为后世中国南方干栏式建筑的发展初步奠定了基础。葬式绝大多数是单人葬,偶见双人合葬,随葬品很少,有少量儿童瓮棺葬。河姆渡文化早期与北邻的马家浜文化有交流联系,晚期主要受北邻的崧泽文化的强烈影响。此文化以丰富的内涵、突出的成就,显示了长江下游新石器文化在中国史前时代的重要地位。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