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学人之文”与“文人之文”的区别及对清代散文演变的作用。
- (1)清初散文作家可分为两派,一派以清初启蒙主义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为代表,主要从文章内容上抨击晚明散文的空疏,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另一派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主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的纤佻,提出恢复唐宋散文的传统。前者被称为“学人之文”,后者被称为“文人之文”。
(2)“学人之文”大力提倡经世致用,强调文章“须有益于天下”(顾炎武《日知录》),主张文章应当言之有物,反对那些“徒欲激昂于篇章字句之间”而内容“空无一物”的文章(黄宗羲《陈葵献偶刻诗文序》)。因而他们将散文作为“纪政事”、“察民隐”,宣扬自己政治观点和学术主张的工具,故而形成了清初散文质实和致用的文风。但这些散文过于强调文章的现实作用,反而忽略了文学色彩,学人之文中成就和影响较大的是黄宗羲。
(3)“文人之文”的三位作家侯方域、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他们没有顾炎武、黄宗羲等人那么坚贞的操守和尖锐的思想,虽然不乏汉族文人起码的民族意识,但行为上却比较温和。因而他们对散文的认识不像黄宗羲等人那样强调社会意义,而是更注意其自身的文学渊源,所以他们的散文比较注意从文风上纠正晚明散文的放诞和纤佻习气,主张恢复唐宋散文的醇厚传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的词句。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及表面上看,往往是随感而
- 简论曹操的诗歌艺术特色。
-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五十而知天命
- 简述《西洲曲》中少女的情感变化过程。
- 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可以分为两类,它们分别是
-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三七云:“江流天
- 《史记》全书包括()、十表、()、三十世
- 把汉代大赋创作推向高峰的作者是().
- “君取于吴为同姓”中的“取”是指()。
- 南朝诗歌中最长的诗歌是极写女子之情的()
- 关于《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表述有误的是(
- 苏轼对词体的革新有哪些贡献?
- 柳宗元在永州当官时写了(),其中《小石潭
- 《三国演义》属于()。
- 《左传》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 概括《陌上桑》的主题。
- 关汉卿的历史剧《单刀会》是写张飞单刀赴会
- 《哀郢》与《离骚》相比表现方法不同之处?
- 《西游记》从情节上看,可划分为几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