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原理及主要临床表现。
  • (1)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原理:有机磷酸酯类为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其分子中的磷原子具亲电子性,以共价键与胆碱酯酶酯解部位丝氨酸的羟基结合,生成难以水解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积聚,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2)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M.样症状:积聚的乙酰胆碱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发挥M样作用,产生广泛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表现即M样症状。如兴奋虹膜括约肌和睫状肌引起缩瞳、眼痛和视力模糊;兴奋腺体可引起流涎、口吐白沫和出汗,甚至大汗淋漓;兴奋平滑肌和松弛括约肌,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小便失禁、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青紫和严重肺水肿;抑制心血管,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
    N.样症状:积聚的乙酰胆碱在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和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发挥N样作用,产生N样症状。如兴奋骨骼肌N2受体,引起不自主肌束抽搐、震颤,严重者肌无力甚至麻痹;兴奋神经节N1受体,使心动过速,血压升高。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先激动后阻断中枢胆碱能受体(主要是M受体),表现为先兴奋、不安,继而出现惊厥,
    后可转为抑制,出现意识模糊,共济失调、谵妄、反射消失、昏迷、中枢性呼吸麻痹及血管运动中枢抑制造成血压下降,严重者最后呼吸循环衰竭,导致死亡。轻度中毒者,以M样症状为主;中度中毒者,可同时出现M样和N样症状;严重中毒者,除M样和N样症状外,还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