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备受世人瞩目的“天宫一号”圆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朝着实现全面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意义非凡的一步!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又一重大进步。
注1: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都在60%以上,有的国家甚至超过80%。中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平均只有25%,距离发达国家60%以至于80%的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中国的制造业,每一个劳动力所创造的增加值为1790美金,而日本是中国的6.5倍,美国是中国的10.2倍。 注2:据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统计,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美国为43%、欧洲国家为34%、亚洲国家和南太平洋国家占到其中的19%,而其中日本占了10%、韩国拥有3.5%。可见,中国在亚洲乃至在全球文化市场里所占的份额是非常有限的。
材料三: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我们随时准备面对困难和挫折,勇于探索,不畏风险,但同时采取措施科学地化解风险,控制风险。”在中国载人航天迄今为止的历程中,失误乃至失败也并非没有发生.因为有过失误和挫折,中国航天人发明了“定位准确、机理清楚、故障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归零”五原则,做到对方案严谨的设计、对计划科学的论证、对质量“苛刻”的标准……正是这些,战胜了征途中的一次次坎坷,创造了一次次的腾飞奇迹。 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来实现中国航天的一次次腾飞的?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国航天人发明“归零”五原则,做到对方案严谨的设计、对计划科学的论证、对质量“苛刻”的标准,创造了航天技术的一次次腾飞。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归零”五原则、严谨的设计方案和科学的论证计划作为正确的意识,有利于减少失误,化解和控制风险。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要重视精神的力量。勇于探索、不畏风险的进取态度和精神状态激励着中国航天人战胜困难和挫折,创造了航天事业的一次次奇迹。
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既勇于探索、不畏风险,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又采取措施科学地化解风险、控制风险,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
- 2010年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
- 德国思想家、文学家莱辛曾说:&ldqu
- 2012年3月12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十
- 2009年,在世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
- 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
- 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
- 应对气候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
- 2011年9月29日21时天宫一号在酒泉
- 材料一从山河破碎到面貌一新,汶川用
- 2011年9月2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
- 2014年11月1日6时42分,再入返回
- “是骡子是马,牵出去溜溜。”这句话体现的
- 国际粮价在高位运行,为了确保城镇低收入居
-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下列说法中,能够体
- 2010年7月1日,中国第四次北极考察
- 高性能的电子计算机能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运算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
-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深邃隽永,耐人
- 天宫一号,苍穹寻梦;神州八号,太空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