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多项选择题患者,10岁,男孩,近1周前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活动减少,伴有发热,体温在37~38%之间。近2天出现尿黄来医院就诊。出生时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检查:巩膜黄染,肝肋下1.5cm,脾未触及,化验ALT890U/L,T-Bil119μmol/L,anti-HBs阳性。应采取哪些治疗措施()
A、肝泰乐(葡醛内酯)
B、复合维生素B
C、甘利欣
D、拉米夫丁
E、胸腺素
- A,B,C,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感染性休克的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可降低病死
- 男,35岁,间歇腹泻,粘液脓血便已4个月
- 条件致病菌指的是()
- 鼠疫在世界范围内难以彻底消灭的最主要的原
- 霍乱患者肾功衰竭的主要机制是()
- 患者,男性,20岁,持续发热半个月,体温
- 乙型肝炎患者以下哪项是正确()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诊断价值的细胞是(
- 鼠疫是主要通过下列哪种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
- 医院内感染败血症的特点中不包括()
- 患者腹泻一天,初为稀水样便,量多,无腹痛
- 下列哪些检查获阳性结果可以诊断流脑()
- 患者,男性,养鸡场工人,急性起病,发热、
- 关于疟疾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不正确()
- 乙脑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关于鼠疫的流行特点哪项不正确()
- 36岁,男性农民,高热持续1周,沂畏寒、
- 42岁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在病程第8天出
- 符合急性菌痢的粪便检查是()
- 临床诊断钩体病必须具备的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