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移情说的基本观点.
-
(1)移情理论的主要代表是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立普斯(TheoderLipps).他认为,审美欣赏实质上是一个移情的过程.
(2)在审美体验中,主体与客体互相作用,一方面,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意志和思想投射到对象上去.主体把自己的生命灌注在对象上,也就是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东西,把自己的力量感觉,努力和意志,思想和情感,移置到外在于自身的事物里去.通过这种移置活动,对象就更接近主体,显得更为亲切.另一方面,被灌注了主体生命的审美对象,并不是事物本身,而只是事物的"空间意象".
(3)上述两方面的结合就形成了审美移情现象.所以,在立普斯看来,审美欣赏的对象与其说是物体,不如说是自我,"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体验在文学活动中有哪些美学功能?
- 批评家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富有()
- 简述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学说。
- 人本主义心理学
- “净化说”()的提出者是()。柏拉图提出
- 母题与主题的基本区别是()
- 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 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
- 现代心理学和产生是以()为代表的实验心理
- 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最根本原因是(
- 愧疚体验与艺术家的道德水准有密切关系,还
- 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
- “格式塔”的意思是()、()、要义指“完
- 举例分析形式情绪改造、征服题材情绪并形成
- 艺术创作的潜动机
- 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应当是()和()
- 体验有哪些特征?它与艺术活动有哪些同构关
- 作为艺术技巧的拟人手法直接脱胎于()。
- 格式塔文艺心理学派是如何解释文学创作过程
- 惯例经验对艺术的接受的影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