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材料一: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全球化的第二阶段,围绕地区霸权和全球利益,西欧国家以鲜血争夺着全球化浪潮的主导地位,从19世纪70年代到二战结束这种争夺尤为激烈,其中涉及到洛林矿区的归属、巴尔干地区的角力甚至更广阔的领域……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三:二战后,美国和前苏联取代西欧成为主导全球化的核心,但它们之间遏制与反遏制的政治对立,“没有硝烟”的军事抗衡,将世界撕裂为两个新的东西方文明。在华约建立后的十年里,中国呈现出集体的焦虑与浮躁,亚非会议上反对霸权的诉求,广大农村集体主义的豪情,能源产业“超英赶美”的盲动……都折射出中国人急于改变处境的焦急心态,即突出美苏重围发展中华文明。 ——摘编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四:不同文明的借鉴,普遍原则的达成已多次证明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当1951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后,1967年8月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也在曼谷作出了相应的尝试,成立了旨在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合作组织。在人类文明高速交融的今天,区域合作与市场经济,自由贸易与关税对等越来越成为拉动经济全球化的杠杆。 ——摘编自孙景峰《经济全球化对全球文化的影响》 根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
内在动力:对黄金的渴求;热衷传播天主教。
影响:打破世界各大洲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使世界联系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加强各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往,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哥伦布的话在15世纪的西欧非常具有代表性
- 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生产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深
- “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在《
- 业文明兴起后,人类社会历史从分散的
- 在马来西亚马六甲的一座山丘上,有16世纪
- 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
- 材料一: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
- 澳大利亚向英国输送羊毛和矿石、加拿大向其
- 海权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的控制权和利用权
- 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时间是()
-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经济自由放任
- 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
- “所谓经济规则是经济时代的镜子和代言人,
- 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至
-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 材料一: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
- 1545年,玻利维亚波托西银矿的发现和开
- 史观就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
- “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