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分析定位符号法与分区统计图表法的功能与异同。
  • (1)定位符号是指在地图上用于描述客观存在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形体的符号, 如水系符号、等值线符号、土地利用类型符号等。定位符号在地图上有其固定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一般不能任意移动。定位符号的形状和大小随比例尺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这主要是由于制图综合造成的。
    在专题地图中, 定位符号按其表达地理事象的分布情况, 可分为点状符号、线状符号与面状符号三大类, 每一类符号都可用于传递相应的属性数据信息(量化信息)。
    利用点位符号大小、形状结构、颜色或纹理传递量化信息的方法称为量化点位符号法。该法是把成点状分布地理事物的数量指标划分为若干级, 按照级别高低, 在图上相应点位上绘制或大小不等、或形状不同, 或颜色不同, 或纹理不同的点状符号, 以表示各同类点符号的数量差异。
    线状符号传递量化信息的主要方法为量化线状符号法。该法是通过符号的宽度变化或色调变化来反映线状事物的属性数据, 其数学基础是符号比率。面状符号用轮廓线表示事物的分布范围, 其形状与事物的平面图形相似。
    面状符号传递量化信息的方法有分级比值法、点值法和立体透视面法。分级比值法是把离散面状事物的属性数据进行分级, 用浓淡不同的色调或疏密不同的纹理表示数量级别、并填充到相应面状符号范围内, 以表示区域范围之间的数量差异。点值法是把面状事物的属性数据, 用许多大小相等、形状相同、颜色一致的点子表示, 每个点子代表一定的数值, 并把点子均匀布局在面状符号内, 通过点子分布的疏密反映事物大致分布情况及数量特征。立体透视面法是把面状事物的属性数据按透视原理以三维图形(柱) 的形式来显示, 把柱树立在每一面范围线上。柱的高度与数值成比率。
    (2)分区统计图表法又叫定域统计图法,是根据各区划单位(通常是行政区划单位)的统计资料,将事物总的数量指标绘成不同形式的图形,配置在地图上该区划单位之内,借图形的大小或多少,表示各区划单位同一事物数量上的差别。
    定域统计图法中常用的图形有简单的几何图形、结构图、柱状图、水平条形图等。应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数量时,可以有两种方法。第一是在每个区划单位内画上相似的图形,借图形的大小表示数量的多少。为需使几何图形的面积与数量成比率关系,它可以是绝对比率也可以是任意比率,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分级的。如果要表示事物的内部组成,则可使用结构图。第二是在每个区划单位内画若干同样大小的图形,借图形的多少来表示数量差异。  定域统计图法还可以用由小到大的扩展图形或柱状图、曲线图等表示不同时期内事物的发展变化。
    定域统计图法所依据的资料往往是按国家行政区划单位统计出来的,比较可靠,能较明确地显示资料的空间分布状况,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这种方法不能精确地反映事物的地理分布。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