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材料一: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在新时期,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富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为此,教育部下发通知,从2010年起中小学增加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即小学的《中华大家庭》和《民族常识》、初中的《民族政策常识》和高中的《民族伦理常识》。请阐述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文化根基。
-
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铸就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考古学
- 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ldq
- 在键盘时代,曾经习以为常的写字成了一种
- 为纪念建党93周年,福建省教育厅决定在
- “甜粽子、咸粽子哪个更正宗?”成了今年端
- 中央电视台举办以“书写的文
- 材料一所谓包容性增长,就是在兼容各
- 75岁的老革命孙征,用5年多时间、自费
- “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伴
- 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
- 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
-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源远流长 ②
- 在2010年清华大学上海自主招生面试中,
-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ldq
- 在每年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
- 下列对中华文学艺术评价不正确的有()
-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
- 2013年4月12日,中央宣传部、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