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民间文学作品搜集整理的原则是什么?
  • “全民搜索、扎实记录、慎重整理”,这是1958年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确定的原则;1984年中央文化部等发表的编辑出版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即故事集成、歌谣集成、谚语集成)的通知重申了这一精神,并提出了“要严格注意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的具体要求,既要忠于口头文学的原貌,又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要达到这一要求,首先必须进行全面普查和广泛搜集,把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的异文都搜集起来。口头流传的、书面流传的、新的、旧的、正确的、反面的都搜集起来。但在这过程中,也要抓住重点分清轻重缓急,重点应放在口头流传但尚未搜集记录过的、目前只有少数老人掌握的重要作品上。在搜集过程中,要注意“忠实记录”,补课以个人的爱好随便取舍。忠实记录包括三个方面:忠于原著的思想内容、忠于原有的艺术形式,忠于原讲唱者的语言。做到原主题思想不变。主要人物情节不变,原讲唱者的语言不变。在这个基础上,选择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作品进行整理。整理有两种方法,即单项整理和综合整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要“慎重”,不能胡编乱造,随便添枝插叶,可以“适当加工”,但必须严格区分整理、改编、创作的概念。这“适当加工”,就是把作品按时间或内容加以分类,对作品里的一些方言土语,或需要指出历史背景的地方加以注释,对一些作品语言残缺,或个别语词不太适合的,给予补充后修订。再开放点,就像托尔斯泰说的那样,从无数主题相同而讲法不同的故事中,挑选出最完整的一种,再用别的语言和情节都生动的故事去丰富它、补充它,但必须保持原来的风格。这就是“慎重整理”的尺度。
    “科学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作品本身,是真正的民间文学作品,不是仿造的、编造的;作品的内容是否具有科学研究的价值等。
    二是指在搜集整理中,是否忠实记录,慎重整理,使作品保持民间的原貌,既有资料性,又有可读性;既有文学价值,又有科学价值。
    “代表性”指的是在编选过程中要照顾到民族、地区、体裁类型的各个方面,所选作品必须是这些题材中最有代表性的。如“广东故事集成”,五羊神话,珠江的传说应是广州最有代表性的,潮州的湘子桥,增城的何仙姑,阳春的刘三姐等,都是那些地方最有代表性的,有的独一无二,这样的作品,最能体现当地的特色。若从体裁类型来说,在“广东歌谣集成”中,广州的龙舟、木鱼、水上居民的咸水歌,潮州的歌册、扣歌,客家山歌等,都是当地最有代表性的门类,编选时应加以重点考虑。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