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研究西方汉学的我国学者阎宗临说:“当一国的知识或思想被介绍到另一个国家时,时常变成一种批判的工具,耶稣会介绍中国文化到欧洲,亦不例外。18世纪的思想家利用他们的文献反过来攻击教会,这是当时耶稣会所想不到的。” ——摘编自《谈明清之际的中学西传》 材料二: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前期文化是在中西方文化的矛盾冲突与不断融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一历史过程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扩大、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相适应。梁启超将其概括为,“先从器物上感觉出,再从制度上感觉出,再从文化上感觉出”。陈独秀将其概括为学术觉悟、政治觉悟、理论觉悟三个阶段。 材料三:在2009年10月1日举行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四幅领袖画像及四个原音重现,象征着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四座伟大的里程碑,从思想理念层面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 结合材料二及中国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谈一谈中国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特点。
- ①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是紧密相连的,体现出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②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途径。③对西方文化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加深。④每一步新的探索都吸取了前面探索的经验和教训而有所发展,集中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⑤针对每一种思想都进行了社会实践,没有形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成熟的理论体系,没有为中国革命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出路。⑥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写道:“
- 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其理论来源于()
- 加尔文宗教主张中体现资产阶级进行资本原始
- 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启
-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
-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
- 2003年德国电视台举办了“最杰出的德国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 特莱梅修道院唯一的院规是:“‘想做什么就
- 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
- 17、l8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向启蒙运动转变
- 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
- 中世纪的德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德国是
- 孟德斯鸠说:“启迪人民不是无关紧要的事。
-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根据国情,
- 发源于西欧的启蒙运动能迅速波及欧洲大多数
-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
-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
-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